注:俞步凡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译者,本文是译书第一版的前言,转载自浙江新华书店网。笔者有参照第二版更新标题,第二版页码与第一版相同。

目录

第一卷目录

  • 译序/1
  • 血字的研究
    • 第一部 前陆军军医署医生约翰·华生回忆录
      • 第一章 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3
      • 第二章 演绎法/11
      • 第三章 劳里斯顿花园街命案/21
      • 第四章 兰斯警察的陈述/31
      • 第五章 启事引来访客/38
      • 第六章 托比亚斯·格雷格森一试身手/45
      • 第七章 黑暗中的亮光/54
    • 第二部 圣徒之国
      • 第一章 大荒漠的旅行人/63
      • 第二章 犹他一枝花/73
      • 第三章 约翰·费里厄同先知的谈话/80
      • 第四章 逃亡/85
      • 第五章 复仇天使/94
      • 第六章 约翰·华生医生的回忆补记/102
      • 第七章 尾声/113
  • 四签名
    • 第一章 演绎法/121
    • 第二章 案情陈述/129
    • 第三章 寻求解答/134
    • 第四章 秃头人的故事/139
    • 第五章 樱池别墅的惨剧/148
    • 第六章 歇洛克·福尔摩斯作出论证/155
    • 第七章 木桶的插曲/164
    • 第八章 贝克街的非正规军/175
    • 第九章 线索中断/184
    • 第十章 一生漂泊到终点/194
    • 第十一章 阿格拉巨宝/202
    • 第十二章 乔纳森·斯莫尔的奇异故事/208
  •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辑
    • 波希米亚丑闻/235
    • 红发会/264
    • 身份案/291
    • 波斯康谷奇案/311
    • 五颗桔核/340
    • 丑面行乞人/361
    • 蓝宝石案/387
    • 花彩绷带案/411
    • 工程师拇指案/439
    • 单身贵族案/462
    • 翠玉王冠案/487
    • 紫叶山毛榉案/513

第二卷目录

  • 歇洛克·福尔摩斯回忆录
    • 宝驹天门白/3
    • 黄面人/31
    • 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51
    • 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71
    • 马斯格雷夫家族古仪文典/92
    • 赖盖特之谜/113
    • 驼背人/136
    • 住院病人/155
    • 希腊译员/177
    • 海军协定/799
    • 最后一案/238
  • 歇洛克·福尔摩斯归来记
    • 空屋伏击案/261
    • 诺伍德建筑师焚尸案(第二版:诺伍德建筑师案)/284
    • 跳舞人隐语案/311
    • 孤身骑车跟踪案/338
    • 修道院公学人质案/360
    • 黑彼得劫财害命案(第二版:黑彼得谜案)/394
    • 米尔沃顿隐私敲诈案(第二版:米尔沃顿谜案)/417
    • 六尊拿破仑塑像案/436
    • 奖学金考试窃卷案/459
    • 金边夹鼻眼镜案/479
    • 橄榄球队中卫失踪案/504
    • 格兰吉庄园案/528
    • 第二血迹案/553

第三卷目录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第一章 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3
    • 第二章 巴斯克维尔的祸害/11
    • 第三章 疑案/22
    • 第四章 亨利·巴斯克维尔爵士/33
    • 第五章 三条线索告中断/46
    • 第六章 巴斯克维尔庄园/59
    • 第七章 梅里皮特宅邸的斯泰普尔顿家/70
    • 第八章 华生医生的第一份报告/85
    • 第九章 华生医生的第二份报告 沼泽地里的烛火/94
    • 第十章 华生医生日记摘抄/113
    • 第十一章 突岩上的人/124
    • 第十二章 命丧沼泽地/138
    • 第十三章 布网/152
    • 第十四章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66
    • 第十五章 回顾/179
  • 恐怖谷
    • 第一部 伯尔斯通庄园的惨祸
      • 第一章 警告/793
      • 第二章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论述/203
      • 第三章 伯尔斯通的惨剧/211
      • 第四章 黑暗/220
      • 第五章 剧中人/231
      • 第六章 一线曙光/243
      • 第七章 谜底/255
    • 第二部 死酷党人
      • 第一章 光棍一条,好汉一个/272
      • 第二章 命主/280
      • 第三章 维尔米萨341分会/297
      • 第四章 恐怖谷/313
      • 第五章 最黑暗的时刻/323
      • 第六章 临危不惧/336
      • 第七章 伯迪·爱德华兹的妙计/346
      • 尾声/355

第四卷目录

  • 鞠躬尽瘁
    • 前言/3
    • 义士追杀暴君案(第二版:威斯特里亚住宅案)/4
    • 情杀盒寄人耳案(第二版:硬纸盒案)/37
    • 黑手党徒覆灭案(第二版:红圈会案)/60
    • 新型潜艇图纸案(第二版:布鲁斯·帕廷顿计划案)/81
    • 临终侦探诱敌案/113
    • 单身女士失踪案/131
    • 魔鬼脚根毒人案(第二版:魔鬼脚跟案)/153
    • 福尔摩斯鞠躬尽瘁收场案(第二版:福尔摩斯鞠躬尽瘁)/179
  •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续辑
    • 序言/199
    • 劫色恶狼报应案(第二版:显贵主顾奇案)/202
    • 军人归来斑面案/230
    • 宝石上门回归案(第二版:王冠宝石案)/251
    • 交际名花隐私案(第二版:三山墙山庄案)/270
    • 吸血鬼母蒙冤案(第二版:苏塞克斯吸血鬼案)/290
    • 稀有同姓横财案(第二版:三个同姓人案)/309
    • 夫人横尸桥头案(第二版:雷神桥谜案)/328
    • 教授壮阳爬行案(第二版:爬行人谜案)/355
    • 狮子鬃毛杀人案/376
    • 女客孤居蒙面案/396
    • 借尸还魂赌马案(第二版:肖斯科姆别墅案)/409
    • 老夫杀少妻反诬私奔案(第二版:退休颜料商案)/428

福尔摩斯:人性的法、情、理与知识技能的典型

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风靡全世界,已是一种福尔摩斯文化现象。伦敦、纽约等世界许多地方都成立有“福尔摩斯协会”,小说中虚构的伦敦贝克街221号成了“福尔摩斯迷”们向往的地方,特辟展览馆,其周围成了福尔摩斯文化中心。人们崇拜福尔摩斯达到狂热的程度,以模仿福尔摩斯的衣着打扮、神态习惯为乐,孩子们学着福尔摩斯的样子侦探秘密,司法刑侦部门也要借鉴福尔摩斯的方法进行工作和研究。福尔摩斯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他的探案故事进入我国以来,已是家喻户晓,成为历久不衰的知名度最高的外国文学人物。

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生于苏格兰,188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因为对英国的南非战争政策辩护有功而封爵。他受母亲的熏陶,从小爱讲故事,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故事,并且自绘插图,在学校里是有名的故事大王。由于受了侦探小说家美国的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英国的科林斯(Wilkie Collins,1824–1889)和法国的加博利约(Emile Gaboriau,1832–1873)的影响,在开业行医的业余时间创作侦探小说。他以大学里一位具有惊人的观察和推理能力的教授为原型,构思一件凶杀案,一位私家侦探对神秘的案情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智勇破案,这侦探就取名叫Sherlock Holmes歇洛克·福尔摩斯,并创造一个副手Dr. Watson华生医生讲述故事的结构形式,这就是《血字的研究》。1886年4月写成,起初投稿无人识货,至次年才勉强由《比登圣诞年刊》发表。但有一家《利平科特杂志》尚能看好,于1890年登出了他的第二篇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四签名》。1891年,《海滨杂志》非常赏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发表《波希米亚丑闻》,付给优厚稿酬五十英镑(以后高至每篇一百英镑)。柯南道尔和他的福尔摩斯同《海滨杂志》一起从此蜚声文坛(《海滨杂志》还扶植了吉卜林、威尔斯、萧伯纳、克里斯蒂等多名作家)。自这一年开始,柯南道尔便弃医从文,专门写福尔摩斯。1892年汇集十二个短篇出版《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辑》,1894年又将十二个故事结集出版《歇洛克·福尔摩斯回忆录》。由于柯南道尔另有写作计划,想终止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创作,所以在《回忆录》最后一篇让福尔摩斯与大罪犯搏斗坠崖,同归于尽。不料激起读者愤怒,社会不能接受,纷纷向编辑投书抗议,甚至威胁、谩骂。于是再继续写福尔摩斯,让福尔摩斯战胜对手,自己并没有坠崖,重又归来。一直写到1927年,福尔摩斯《鞠躬尽瘁》“告老退休”。柯南道尔1930年7月7日心肌梗塞去世,病逝的前一年出版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此后迅即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而且被不断搬上银幕一百多次,出了专演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名演员。我国最早在1908年由林琴南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歇洛克奇案开场前编》及《后编》,1934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发行全集中文本,是翻译文学的第一种全集本,销量也是独占鳌头,译者是作家程小青、郑逸梅、包天笑、范烟桥等多人。程小青还模仿福尔摩斯创作中国侦探霍桑探案系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尔摩斯小说曾被作为精读教材选入大学英语课本。1926年上海创刊一份报纸揭露社会及党政军的腐败,直至1937年着力报道抗战,八一三后才告停刊,这份报纸名就叫《福尔摩斯》。

好奇和探究心理是人的天性。把错综复杂、曲折离奇、悬念迭出的案情和侦探方法编成故事,篇篇故事又充满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紧张惊险的场面和克敌制胜的勇气与智慧,那自然会引入入胜,使人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对福尔摩斯产生浓厚的兴趣。十九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开始进入近代格局,社会刑事案件也随之复杂化。在突飞猛进的科学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作案技巧大为提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破案手段也随之大大长进。探案小说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福尔摩斯探案则是探案小说永远的经典之作、顶峰之作,它的每一则故事都包含深刻的人文思想内容,人物具有文学典型意义。这是福尔摩斯探案受到特别欢迎自身所具有的深层原因。每一篇福尔摩斯小说都呈现出那个时代各个不同角度的人文图景,虽然作品不向这一领域深入展开,而是着重写刑案侦破,但是决非仅仅写探案手法而已,分析每一篇的中心思想,都是一个深刻的人文题材,确实提出了令人值得深思的诸多社会问题,描绘了这些问题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从侧面向读者提供了深广的人文思考空间。

1837至1901年的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时代,英国从封建制成功转制走上资本主义鼎盛期,资本主义得到蓬勃发展,整个国家、社会蒸蒸日上,英国的基督文明向全世界扩展,成为‘‘日不落”的世界头等强国。福尔摩斯被设计成一个私家侦探形象,就是这一时代精神的象征,崇尚个人作用,看重知识技能,注重理论实践的客观标准。他是一个英国式绅士英雄,热衷于冒险、奋进、创业,时代所提倡的逻辑、科学、技能、法制、博爱平等自由民主观念,集中体现在他身上。他追求增强人的能力,以具备超人的智慧和毅力潜能服务于社会为己任。他无疑是个理想化的大智大勇大能者。正如为艺术而艺术,他为工作而工作,财富和名誉不是个人一己的目的和动力,而是社会整体性的自然结果,如果追逐名利,不免成为犯罪动机,结果成为他所从事的工作的目的对象。他的生活志趣,只是创造性地工作,衣食余兴都不脱离这个中心。这其实是事业有成者的普遍规律,为工作而工作是创业人的最高境界。国家和社会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也就恰恰符合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人们在现实生活的搏斗中需要有这么一个正面形象为精神支柱。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创造了一个遇海难漂流孤岛为生的希望不屈奋斗的鲁滨孙,是英国十八世纪资本主义早期的时代形象。福尔摩斯无疑比鲁滨孙更具有资本主义成熟发展时期的先进性,形象更全面、更现实,因而更具有社会实践意义,让人们意识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福尔摩斯精神,像他那样热情、认真、懂科学、讲方法。小说中写到福尔摩斯以他神枪连击出维多利亚女王的缩写字母V.R.来抒发他的爱国主义情怀。福尔摩斯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产物和时代象征。福尔摩斯精神以侦探形象而诞生,人物活动正好更能体现,更能关情,受人注目。

作者对封建官场作风持批判态度,而不是一味粉饰颂扬,也是福尔摩斯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小说处处以福尔摩斯这位私家侦探的干练高效反衬官家警场腐朽无能,正是表明社会转型期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惯性的能动)中击。作者在故事中尖锐批评层层行政官僚机构阻碍工作效率,批个条子左等右等批不下来,让罪犯有隙可乘,几个被害人险些丧命。警官工作时时不忘邀功请赏、晋升,贪福尔摩斯之功据为己有,福尔摩斯也乐意奉送,成全他们,但工作上则与他们决不含糊通融,各自走着瞧便了。不过小说反映的英国法纪是严明的,也不见警方有腐败行为。如果司法没有公正,警匪一家,英国不可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福尔摩斯再大的本事也难以施展,除非是侠盗,那是另一种文学形象。鉴于小说对官方绝无粉饰、颂扬的笔墨,可信在这方面应该是历史基本事实的反映。后面几个故事中写有年轻一代警官在成长,很有些福尔摩斯的作风,似乎可以看作警务制度方面正在进步,步入现代机制。所以书中可以看出,福尔摩斯形象表明英国已经进入了容许竞争、容许选择而严于监督的现代化社会政治形态,社会的分力不再是争夺与镇压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靠着最终形成合力来推动社会向前。

作者对官方没有颂扬的习惯,福尔摩斯对贵族上层人物也只以普通人看待,全书庶民意织大为弘扬,王公贵族不贵,且有老朽迂腐的表现。教授学高为师,但并不必然身正可范。作者笔下的大教授、大大教授,是罪魁祸首,如同牲畜。大概不是在对这一阶层的故意贬低,而是对市面上不实颂扬的反对。只有人性观念才是博爱平等观念的基础。阶级阶层的社会性局部概念,不能取代人性的总概念。据有地位、学位层次者,既是作好更好,也是作坏更坏,本身不是人性好坏善恶的标准。福尔摩斯之所以广受喜爱,当然在于破案高明,最主要还在于他有纯正崇高的人性。读者欣赏高明的探案手法的同时,又在人伦道德的探讨上受到深刻的教益。福尔摩斯淡薄名利,工作忘我,与人为善,救人苦难,总之只晓得以自己的能力造福于别人。他惩恶扬善,善恶分明,既疾恶如仇,又宽容为怀,许多人靠他成全,不少人受他挽救,是人间的啄木鸟,受难者的福星。案子结局的处理,既顾法,更饱含情和理,而以情理为重,所以总是符合读者普遍的愿望。探案手法高明落实于丰富的人情味,是方法论和目的论高度完美的统一。他就是这样品性的一个人。当然作者将他超人化了,这是文艺手法的需要,真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但确实是人们向往的一个高品德、高智慧、高能力的综合典型人物,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所以不愿他死,所以要拜访贝克街,所以要给这个虚构的小说人物树起九英尺的全身铜像,还不够,还要有扮演的模特在那里活动展示着。福尔摩斯如同其他世界名著一样,人性是永恒的主线,其成功也正在于此。广大民众对福尔摩斯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是最权威的评价。

作者对于观察、思考、调查研究中运用逻辑归纳分析的观点方法,体现了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科学形成的方法论,书中有大量福尔摩斯的论述,这里不妨录几句他简单的讲话:“世上事,事事都明摆,有眼无心看不见。”“必须探究生活原貌,生活比之任何丰富的想像力永远要雄辩得多。”“在没有获得根据之前就妄加推测,那是最大的错误,人们会无意有意地曲解事实来迎合理论,而不是将理论来符合事实。”“当你将可能性的不可能一一排除掉,剩下的不管似乎还是不可能,那必定是事实真理。”(或者另一种说法“真真假假一百条,九十九条都是假,剩下一条必是真”。)“观点一旦改正,那原先最相左的一点却成为通向真理的路径。”等等。福尔摩斯一再强调要观察、调查,要去伪存真了解问题,由此作出假设、推论,然后一一加以事实求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引导西方走上现代化道路,也推动了我国近代科学思想观念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方法中只重归纳而欠缺演绎推理,因而我国的近代科学发展不起来,远远落后于西方;福尔摩斯则以演绎推理见长,是文艺小说形式的现代科学的他山之石,拿来为我国科学思想可以攻玉。国人所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胡适的名言,然而,在福尔摩斯探案中,可以多处看到相一致的语言表述。假设与求证本是贯串、主导福尔摩斯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与实践,已是现代化了,他是个化学家,在此基础上成为百科学问的杂学家、逻辑学家、刑侦专家。他认为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个自然规律问题。所以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是认识、处理总体人际关系问题,要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的基点。自然科学是全人类共同认识而需要遵从的科学,脱离、违反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及任何“学问”必然是伪学。福尔摩斯认为:“人想要超脱自然,必为自然所淘汰。要是离开天行之道,人类中的精英也一定逆返而成畜类。”思想家们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人类的许多事实证明此言之不虚。福尔摩斯是很有思想深度的。因此,只把福尔摩斯看成是不入经典的通俗小说,而看不到它在文艺创作上反映着西方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与科学文化思想史的作用与地位,那是认识上的局限与偏见。

解析对离奇疑案的侦破,读者可以看做是智力测试。不妨一边阅读一边自己进行推理判断,这是看侦探推理小说特有的趣味和功能。书中充满着智愚、善恶、美丑的机巧博弈、攻防谋略、纵横捭阖的方法,令人叫绝、兴奋不已的逻辑推理似乎神奇,所以福尔摩斯探案是一种智慧小说,一种奇异故事中锻炼思考的书;既跟随故事作探索思考,也对故事本身的逻辑性作评判思考。思维逻辑是人的基本能力。大到做学问,小到做家务,高低好赖都看有没有逻辑头脑、逻辑习惯。养成善于观察、归纳、演绎的能力和习惯,是对待、处理一切事物必须有的手段和路径。同时,故事充满着人文、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在探案中体现着极为丰富广博的杂学,知识与趣味性是很高的。这里应该指出一点,福尔摩斯认为。知识的吸取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重点的。他最根本处是重在发挥脑子的归纳推理与分析推理的能力,积累和记忆知识是发挥仓库和图书馆的功能,这个观点同爱因斯坦治学的观点完全一致,也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法则。从这一点看,福尔摩斯这个文学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便是独一无二。

另外,小说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伦敦市貌、大雾、泰晤士河、石头街、辚辚驶过的马车、地铁以及乡村田野、风光景色、别墅、大宅、古堡等风土人情都有全面的反映和描述。福尔摩斯侦探过程中得力于通信、交通之便捷、发达,我们今天看来都要为之惊叹、感慨。读后能对十九世纪下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叶的英国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对各阶层英国人民也会更亲切更接近,也就更能理解英国这个民族。诚如福尔摩斯这个形象,那是一个高智慧、很理性的民族。作者笔下的女性大多善良、美丽,犹如天使,有古典唯美的理想主义成分,当然也不免有“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一面。但对待女性的观念与态度确实是文明程度的标志。在这方面,福尔摩斯是理性的,华生是感性的。全书的语言明显有英国小说鼻祖笛福的传统影响,读来有如《鲁滨孙漂流记》中清新平实、生动流畅的风味。福尔摩斯的语言一如其人,古典高雅与暗语俚俗、隐晦幽默与浅显畅达,应不同情况兼而有之,总体是平民先生,喜欢风趣幽默。作者也写到福尔摩斯早期注射麻醉剂的事,这是人性的薄弱点。人都有官能的兴奋点与精神的兴奋点。人是思想的动物,一旦精神没有出路,便容易受官能刺激的麻醉,所以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小都得有点事业、理想的追求与奋斗。精神空虚下来,就要无聊。福尔摩斯的这个情况,就是在告诉人们懂得这个道理。福尔摩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有些古怪,这是一种文艺的趣味造型,但事实上,事业有大成就者,生活只求效率,往往自有其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他也是一种生活逻辑。

第一篇福尔摩斯小说《血字的研究》,是以美国摩门教徒的爱情悲剧酿成仇杀为内容,福尔摩斯一出场就充满神秘性,初识华生便显露出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凶杀现场的踏勘,为进一步演绎案情设下悬念与伏笔。此后用倒叙的手法,追述了摩门教迷信、专制的政教合一制度,尤其是荒淫罪恶的多妻制,摧残了一对青年人的纯真爱情。教会头领依仗权势夺爱杀人,无辜受害者不惜一切报仇雪恨,死而无憾。小说进展步步扣人心弦,斗争、追击,惊心动魄。正义与邪恶泾渭分明,读来令人痛心扼腕又跟随福尔摩斯得以舒怀荡气。摩门教的严酷统治,那种“石头有耳大树有眼”的铁腕恐怖,似曾相识,可见小说手法是现实主义的。但是,摩门教四圣下旨死限的夜夜警告、主人公追杀两个仇人照面而过再跨洋越洲及拈阄吞毒丸等,又带有神话的色彩,连同故事套故事的结构,作者很明显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中汲取了创作养分,也符合那个时代读者公众文艺审美观中不必很事实的一种空灵感。应该看到,就福尔摩斯总的文学倾向性而言,是现实主义的,用些夸张的手法显示福尔摩斯的高超的本领,是小说作品艺术手法的需要,不能用刑案报告的尺寸为雷池来束缚福尔摩斯小说,指责为“个人英雄主义”、“唯心主义”。并且就在这头一篇的福尔摩斯中已经奠定了福尔摩斯全部故事的思想基础和艺术基调,福尔摩的总体思想是现代观念的倡导科学与民主,发扬人性,崇尚自由反对专制和恐怖主义。

《四签名》的主题是讲人的财富欲的罪恶与虚无,这一主题在印度土兵叛乱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人们对土王宝盒的拼死追逐同华生与莫斯坦小姐追求纯真的爱情视不义之财为阻隔来加以对照表现,把人带入纯净的境界,故事生动意义深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更把人对财富的贪欲和费尽心机图谋占有的阴险毒辣手段,写得淋漓尽致,并有亲情善恶爱恨的交织表现。贵族世家高贵者有之,邪恶者也有之,生生息息,遗传不绝。按作者的观点可见,善恶原是本性,地位阶级的不同仅仅使本性表现的程度、方式可能不同。本篇营造出的荒原、遗迹、古堡、雨夜、逃犯、夜探、诡计、魔犬等等,氛围、情调很浓重,又善于在冷调子中施一暖色点,有点美女情节,写得极尽错综复杂奇异之能事,跌宕起伏但顺畅自然,绝无牵强做作。

《恐怖谷》反映着美国劳资与贫富之间的矛盾冲突,资本积累的残酷性,工人处于奴隶地位,这是犯罪与地下会党的孳生点也是一种原始的工业社会阶级斗争状况,已经产生了恐怖主义活动,生产力遭到破坏,小说反映的正是反恐怖斗争。本篇包括英美两国侦探的两大探案内容,美国著名的平克顿私家侦探公司的侦探卧底黑社团,破案大功告成后,隐居英国,但遭受余党的追击报复福尔摩斯侦破在英国引发的案子,美国侦探受到保护,然而在避走南非途中遭到英国更高黑手轻而易举的谋害。这预示着福尔摩斯要再次出场,下一步是高手对高手的最后较量。其中所写平克顿侦探卧底的斗争方法,后来很多惊险作品都有借鉴模仿,就是所谓“打入敌人心脏”的战法。本篇连同其他篇的三K党、意大利黑手党等的社党刑事犯罪,反映了黑帮政治问题,如果社会阶级矛盾不能稳妥解决,黑势力借以得到膨胀,纳粹党之流的法西斯集权独裁恐怖统治就要由此产生,而形成政治气候与潮流。

除了这四个中篇,其余都是短篇集,共五集五十六个短篇,篇篇读来趣味盎然。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辑——

波希米亚丑闻:波希米亚国王玩弄美国歌女,为联姻某国公主将她甩掉,面临丑闻要被曝光的尴尬,求助福尔摩斯。不料大侦探竟败于此厉害女子手下,多亏女子有钦佩之情才使事态无声了结。这是福尔摩斯惟一一次失手,英雄铁汉败于善良的歌星美女,富有美学意义,但是他依然是人格力量的胜利者,反衬那国王实在是个卑微的小人。

红发会:歹徒从一小店打地道盗窃银行,巧设调虎离山计将店家支开,以便作案,结果被福尔摩斯手到擒来。

身份案:继父图谋吞并财产不让继女出嫁,煞费苦心扮演外人以谈恋爱角色蒙骗继女,山盟海誓后失踪,妄图使她永远痴心空等,福尔摩斯戳穿荒唐诡计。

波斯康谷奇案:一起儿子弑父冤案,福尔摩斯侦破实为父亲早年剪径生涯与人恩怨延续至今,遭受要挟诛求无已,出于无奈仇杀对方,于是冤案得到昭雪,并成全下一代喜结良缘。

五颗桔核:美国三K党内部反叛而势衰,反叛者逃匿英国,被追杀并株连其子,福尔摩斯侦破惨案,余党灭亡。

丑面行乞人:文人下海扮相行乞,得以富起来,置金屋,藏娇妻,被受蒙蔽妻偶遇,便逃避影踪,福尔摩斯揭穿此谜,但为其遮丑。反映致富经的一种社会怪现象。

蓝宝石案:旅馆服务生窃得稀世蓝宝石,塞入鹅肚转移,因抓鹅出错,鹅被卖发生周折。巧被福尔摩斯得鹅获宝,查出案情全过程,找到窃贼,但念其初犯而释放,拯救灵魂与一生。

花彩绷带案:恶如禽兽的继父欲侵吞后妻遗产,设计杀害两个继女,并施性虐待。福尔摩斯侦知为毒蛇谋杀,遂使第二个继女得救,恶父自食其果被豢养的蝰蛇咬死。

工程师拇指案:福尔摩斯侦破造假币犯机器每有故障请工程师修理后杀人灭口,也显示一名工程师的机智勇敢。

单身贵族案:一美国女子与英国贵族行婚礼时忽遇共患难散失多年的前夫,即隐匿出逃,福尔摩斯明断此案,重续旧姻缘。

翠玉王冠案:皇家以王冠作抵押向银行家贷款,王冠被纨绔流氓勾引银行家侄女盗走。银行家相信乖巧侄女,怀疑不肖儿作案。福尔摩斯不为表面现象所惑,侦破本案,王冠复归。

紫叶山毛榉案:乡绅喜后妻儿,不爱前妻女,当女儿欲出嫁分家产时,逼其放弃权利,不成,便虐待幽禁。忠诚男友频频顾恋,乡绅觅一酷似女儿的家庭教师冒充女儿却不理男友以图令其死心。福尔摩斯终以破案,有情人终成眷属。

歇洛克·福尔摩斯回忆录——

宝驹天门白:赌马赛一匹天门白宝驹将稳操胜券,但驯马师押赌于此马必须败北,便阴谋割伤其腿腱,不料被马踢死,正巧有人来探马,即被疑凶犯,马则脱逃被另外厩主藏匿。案情曲折复杂,福尔摩斯终得破案,宝驹按时出赛大获全胜。

黄面人:因种族主义顾虑引起的爱情波折,现象令人惊骇疑惧,福尔摩斯侦得实情,解除疑虑,结局美好,是一出惊喜剧。

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失业青年刚接到一家商行录用通知,却给另一家大公司来人以高薪聘用。原来是弟兄罪犯设骗局将他支走,由兄顶替去商行上班,对商行大肆盗窃,但失风被捕。福尔摩斯则直追其弟予以擒获。

格洛里亚·斯科特三桅船:福尔摩斯老同学之父安居生活突生变故,从解读密语探得其父早年参与劫囚船逃生,船炸沉没,他救起的一名水手现寻上门来敲诈勒索,老父终不堪骚扰中风去世,后水手也被杀,同学则另建家业。

马斯格雷夫家族古仪文典:古宅藏有皇家宝物,秘密记于仪典祖训,但久已失传。一乡村教师卖身为仆,解得机密进行盗窃,死于秘窖告失踪。本篇写到福尔摩斯神枪法,破此案有赖他考古、几何三角、物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赖盖特之谜:福尔摩斯养病遇凶案,带病侦破,从残纸以笔迹学推定是主人父子杀仆人灭口,且子为主犯,父为从犯,因与邻争夺地产窃凭证未果又被仆人看见受其敲诈,便予以诱杀,谎称捉夜盗遇害。

驼背人:军官遣情敌士兵陷于敌手而夺美为妻,三十年后妻与未亡旧情人相遇,见其已致残成卖艺流浪者,老军官良心谴责卒中自毙,疑为谋杀,福尔摩斯揭开实情,恰如圣经大卫故事重演。

住院病人:一住院病人又是该院投资人,有病家私闯他放钱柜的卧室后,他便悬梁自尽。福尔摩斯侦破是被人吊死伪装的现场。此人是数年前抢劫银行团伙的反水人,隐居病院,现刑满释放的同案找来惩戒报复。

希腊译员:歇洛克与兄迈克罗夫特联手破案。希腊富家女来英国旅行被骗色劫财的歹徒控制,前来营救妹妹的哥哥遭绑架,希腊语翻译被挟持去沟通逼迫哥哥放弃监护权,案情由此暴露。哥哥遇害,妹妹勇敢地将歹徒杀死。

海军协定:外交部海军协定转眼间失窃,经管人急得病倒,其实文件就在他卧室内,是他未婚妻哥哥巧遇窃得暂藏待机出卖,福尔摩斯去伪存真施巧计让窃贼自动将文件起出交到他手中。

最后一案:福尔摩斯与最强大的恶势力头目莫利亚蒂教授斗争,屡挫对手,教授疯狂追杀,亲自出马追到瑞士,二人搏斗坠崖同归于尽,福尔摩斯存心支走华生,留遗嘱表示自己死得其所。

歇洛克·福尔摩斯归来记——

空屋伏击案:福尔摩斯突然出现在华生面前,原来三年前他把头号对手击落深渊,自己脱险,隐姓埋名周游列国,外界只知他已死。隐蔽归来立刻设计破获第二号对手莫兰上校气枪杀人及赌博作弊案。

诺伍德建筑师焚尸案:建筑师为吞没大宗债款并对早年拒婚人泄恨报复,自己放火连带烧一动物,制造被有关人谋杀并焚尸的现场,隐匿准备逃窜,福尔摩斯用火攻法逼其现形。

跳舞人隐语案:福尔摩斯解析跳舞人形暗码,侦破枪杀案,是芝加哥黑帮女儿不愿沾染罪恶宁可牺牲爱情远嫁英国,旧情人寻来用暗码命她出逃,发生情敌枪击,夫死妻伤,凶手被反用暗码捕获。

孤身骑车跟踪案:南非两个歹徒见濒危友人的财产将遗给其国内侄女,便赶回来找到该女,两人讲定各分钱财与美人,结果均要人,发生矛盾,一个先下手劫人,福尔摩斯及时赶到救下侄女,歹徒被绳之以法。

修道院公学人质案:公爵儿子在公学被劫持,急煞校长。福尔摩斯侦破是公爵秘书即其私生子将其小儿拐走,并牵连一知情教师被害,结果公爵将长子遣往澳洲,杀人犯用钱封嘴伏法,公爵家恢复正常。

黑彼得劫财害命案:渔船船长被鱼叉戳死在墙板,福尔摩斯从海豹皮烟袋及笔记本追踪鱼叉手及证券市场,将凶手捕获,系十数年前一银行家破产携证券出海暂避,遇船长遭其害,知情鱼叉手找上来欲分赃,不允,即戳杀。

米沃尔顿隐私敲诈案:有挟妇女隐私专行敲诈勒索者,福尔摩斯受妇女求救与其通融,不成,即潜入家去夜盗隐私信件投炉烧毁,恰逢目击一女士上门击毙勒索人,次日警场来贝克街要求破案,被断然拒绝。

六尊拿破仑像案:凡有拿破仑像均被砸,且有凶杀。福尔摩斯查访店家、工场,伏击捉住凶犯,原是石膏厂技工,匿脏皇家珠宝,嵌入石膏像,后因石膏像出售,于是逐一寻踪砸了五尊,无果,第六尊为福尔摩斯所得,珠宝复归。

奖学金考试窃卷案:教师房内试卷被偷抄,福尔摩斯断定,一定身高的学生窗外窥见试卷,适逢仆人钥匙忘在门上,趁机而为,并受仆人庇护。原来是主仆关系,学生也已主动悔过,放弃考试赴任南非,各方名声均得保全。

金边夹鼻眼镜案:教授秘书被杀,按所得夹鼻眼镜,凶手该是贵妇,且误逃教授房中。原来是教授妻,均是俄国革命者,夫叛变离国,妻寻踪来取材料营救流放同志,误伤人命,且已服毒,材料拜托大侦探转交俄使馆。

橄榄球队中卫失踪案:名球队赛前中卫失踪,面临危机。福尔摩斯从吸墨纸上字迹探知其叔父以遗产权控制其婚姻,正逢秘密爱妻病危,便“失踪”与弥留之妻会一面。

格兰吉庄园案:庄园主被劫丧命,夫人被绳绑,福尔摩斯认定案情有伪。原来先前暗恋夫人的船长,获悉心仪人受贵族恶夫虐待,来与面慰,夫撞见,船长自卫中将他击杀,伪装现场。最终惩恶救善,有情人得到成全。

第二血迹案:间谍利用欧洲事务大臣妻子婚前隐私及政治无知取得可操纵国际局势的文件,福尔摩斯从一起似不相干的男女血案中如魔术般令文件重现原处。

鞠躬尽瘁——

义士追杀暴君案:中美洲一英属小国的暴君倒台,流亡欧洲,义士前仆后继复仇追杀,案情纷繁,但福尔摩斯条分缕析迎刃而解。

情杀盒寄人耳案:二姐情寄妹夫不成,兴风作浪酿成妹夫杀妻,割耳误寄忠厚的大姐,福尔摩斯从解剖学看出是姐妹间的关系而破案,感慨是一出命运悲剧。

黑手党徒覆灭案:意大利黑手党作恶多端,祸及美国、英国,受害人不堪忍受起来诛杀党徒,福尔摩斯侦察到全过程,维护了法律的正义性。

新型潜艇图纸案:海军部机要室青年为严守军事机密牺牲生命,反被凶手布疑为间谍,福尔摩斯从尸体及地铁路况疑点顺藤摸瓜追踪到真正的叛国者和间谍。

临终侦探诱敌案:福尔摩斯中计被毒害已濒临死亡,引来凶手登门,使其得意忘形间现身说法炫耀同一手腕毒杀侄儿谋取遗产得逞的犯罪事实,自供完毕,却是正中反奸计当场落网。

单身女士失踪案:单身女人易遭攻击,本案女士受骗被谋财害命,深度昏迷后被塞入一自然死亡的老妇棺材中作正常出殡活葬,福尔摩斯周密侦查,克服警方拖沓险误人命,抢救成功。

魔鬼脚跟毒人案:同胞手足间的谋财害命案,凶手被遇害妹妹的未婚夫一报还一报偿命,福尔摩斯破此连环案,维护后者的做法。

福尔摩斯鞠躬尽瘁收场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已退休的福尔摩斯应政府召唤投入特工斗争,反间计活捉德国大间谍,迎接开战。
本篇写到大战的来临也是神的安排,实际上就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矛盾的不断产生、解决的一种冲突表现。这是柯南道尔形而上之道的思想观点,比之仅指善恶层面之争的形而下的观点,是更高境界的认识。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续辑——

劫色恶狼报应案:老色魔专以欺骗凌辱妇女为能事,遭报复毁容,但福尔摩斯智取其历来罪证,摧毁其罪恶灵魂,从而唤醒、挽救最后一个执迷不悟的天仙般的大家闺秀。

军人归来斑面案:一出经过离奇曲折被福尔摩斯抹去一场麻风病虚惊的惊喜剧。

宝石上门回归案:只写将计就计与案犯最后正面较量当场破案的短小场景,呈现福尔摩斯魔术师般幽默风趣的神功巧技。

交际名花隐私案:死心美男与水性美女引起艳情纠葛,美女为保名誉不惜代价毁证,福尔摩斯将各方矛盾解决得体,教人有宽容之心。

吸血鬼母蒙冤案:福尔摩斯轻易解决身心歪曲的少年犯罪造成家庭误解案,“吸血鬼”实是贤妻良母,彰显基督仁爱精神。

稀有同姓横财案:假币犯谎称同姓者可得遗产,利诱一位科学家老人离开居屋以便起出多年前隐藏此处的巨额假币,被福尔摩斯现场抓获。

夫人横尸桥头案:福尔摩斯本篇中呼吁“为富不仁”变“为富有仁”,显示美女驯兽的美学观,可以相辅相成,不然就是美女陨没,富翁肆虐。

教授壮阳爬行案:名校大教授年过六旬欲娶黄花女,秘服猴血清青春宝药,变得非人非猴,引得爱犬扑咬,福尔摩斯揭开荒唐谜,救教授一条老命。

狮子鬃毛杀人案:游泳人无端遇害,平日人际的矛盾引发疑忌丛生,福尔摩斯证实系毒水母杀人,既为地方除害,又使人们重新融洽和谐。

女客孤居蒙面案:一出深沉的人生悲剧,马戏美女的苦命一生,福尔摩斯以基督精神唤起她的灵魂,颂扬她是忍者,鼓舞她抗争命运的勇气,应坚持到底。
本篇具有很浓重的悲剧色彩,感叹人生命运的难以抗拒,但还是要向命运作不屈不挠的抗争。柯南道尔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使他深感命运问题难以探究,在几篇小说中有所表露。

借尸还魂赌马案:破落贵族借高利贷赌马赛,一靠寡妇姐姐的虚名,铤而走险,二靠一匹宝马必胜的实力,但须暂作黑马隐匿,不巧姐姐去世,为避灭顶之灾,伪装姐姐不死,福尔摩斯识破计谋,但帮他守密过关,终于等来马赛大赢。

老夫杀少妻反诬私奔案:老吝啬鬼疑心年轻美妻与棋友勾搭,用煤气将二人毒杀,反告窃去他积蓄私奔,福尔摩斯破案犀利,只一语便中的,凶手无二话立地就擒。

最后想说一点,柯南道尔另有写“严肃文学”的打算,是“迫于”读者的要求才写福尔摩斯一直写到暮年,其实也可以把侦探小说纳入“严肃文学”来写,在探案的惊奇中开掘人文深度,将故事由此作深入的全面展开。有一个例子可以借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 1924—1984)所著《血谋纪实》(In Cold Blood),就是通过一起刑侦案例反映社会问题的名著,福尔摩斯只须构织加以推理手法与惊险情节就成,如果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索系列中有一点这样的小说似乎更好。

译者2003年12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