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民族划分的主要依据。今天的中国包含六大语系的起源地:汉藏语系,起源于黄河流域;阿尔泰语系,起源于西辽河流域;苗瑶语系,起源于长江流域;壮侗语系,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如浙江、福建;南亚语系,起源于中国西南,如四川盆地,这里的南亚不当理解为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而是指中南半岛;南岛语系,起源于台湾。

我们先说汉族。汉族与藏族有共同的祖先。文明的形成依赖于粮食作物的培育。汉藏人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培育了粟,即小米,这一粮食作物。公元前3000年,在中东培育出的大麦、小麦传到汉藏人祖先。汉藏人祖先的一支在青藏高原培育中大麦的变种青稞,从而进入西藏,与少数当地原住民融合,成为藏人。后来,部分藏人南迁,成为今天缅甸的主体民族。

汉藏人祖先的主体留在黄河流域,以炎帝、黄帝部落为代表,后来融合了培育出水稻,即大米,的苗瑶人部落,成为早期汉人。后来,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渐渐变成小麦。早期汉人后来融合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和南方部分民族,成为今天的汉人。未融入汉人的苗瑶人形成了今天中国南方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在农业的加持下,汉人持续向南扩张,驱使着壮侗人、南亚人融入或迁徙。部分壮侗人从浙江、福建先迁徙到广西、广东,后又迁入东南亚,形成今天老挝、泰国的主体民族。部分南亚人从四川盆地迁徙到澜沧江-湄公河和红河流域,沿河定居,形成今天越南、柬埔寨的主体民族。

部分台湾原住民向南方大海迁徙,形成今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主体民族。

刚才说到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些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同北亚人、突厥人、蒙古人、满人、朝鲜人、日本人有共同的祖先,起源于西辽河流域,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附近。向北方和东方森林扩张的成为了北亚人和满人,合称为通古斯人。向东南方向森林扩张的成为了早期朝鲜人。向西方草原扩张的形成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早期突厥人、蒙古人。

早期突厥人是突厥人和回鹘人的共同祖先。维吾尔是回鹘的另一种音译。突厥后来一部分西迁,一直到安纳托利亚,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血贡而导致了今天土耳其人主要是希腊人后代,与当初突厥人样貌已大不相同。回鹘人后来又融合了部分西亚人,形成今天的维吾尔人,样貌也发生了变化。

最后,我们来谈朝鲜人和日本人。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代贵族箕子建立了第一个朝鲜半岛上的政权箕子朝鲜,早期朝鲜人由此融合了一些早期汉人的血脉。公元前400年,已学会农耕的早期朝鲜人渡过对马海峡,移民日本,与少数原住民融合,成为今天的日本人。公元前2世纪的扶余国起,通古斯人的血统不断融入早期朝鲜人,形成朝鲜人。13至14世纪,在元代治下,朝鲜人又混入过蒙古人血统。资料显示,今天的朝鲜人跟蒙古人的血缘关系比跟日本人更近,但我认为元代朝鲜人的血统没有发生重要变化,这种情况应当是影响朝鲜人血统达千年之久的通古斯人在中间联系的结果。

注:由基因分析得出“今天的朝鲜人跟蒙古人的血缘关系比跟日本人更近”结论的研究是https://docksci.com/origin-of-the-koreans-a-population-genetic-study_5eb92bd2097c47f7438b4590.html。